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(fā)展研究中心在京正式發(fā)布《國民視覺健康報告》。《報告》顯示,2012年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,近視和遠視的患病人數約有5億,近視人數在4.5億左右。若沒有有效的政策干預,到2020年,我國5歲以上人群的近視發(fā)病率將增至50.86%~51.36%,患病人口接近7.04億~7.11億。這絕非是危言聳聽。愛爾眼科醫(yī)院門診中,近視的孩子占了很大一部分。為了幫助家長正確認識近視,有效控制近視,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“為什么近視配鏡,需要醫(yī)學驗光”。
什么是醫(yī)學驗光?
通過系統(tǒng)的眼部檢查、屈光狀態(tài)檢查以及雙眼視覺功能檢查,正確評估眼部的屈光狀態(tài)和視覺功能,綜合考慮得出#適合的屈光矯正方案以及雙眼視功能訓練方案等,使顧客享有清晰、舒適、持久的視覺。
醫(yī)學驗光流程是怎樣的?
眼部健康檢查——初檢(視力檢查、電腦驗光、瞳距和舊鏡度數檢查)——客觀檢影—— 綜合驗光——雙眼平衡——眼位、主導眼檢查——雙眼視功能檢查——選擇矯正方式——試戴。
有哪些其他輔助檢查?
• 角膜曲率:確定近視、遠視類型,散光來源,輔助選擇矯正方式提供;
• 眼軸(A超/IOL-MASTER):確定近視類型,動態(tài)觀察眼軸變化確定近視增長情況,尤其建議近視發(fā)病年齡在10歲以下、父母有近視病史、近視度數變化較快人群檢查;
• 角膜地形圖:了解角膜形態(tài),排除圓錐角膜,尤其建議散光高于100度、散光度數在變化、角膜接觸鏡佩戴者檢查;
• 角膜內皮:佩戴角膜接觸鏡/眼睛受過外傷/年齡衰老/代謝障礙人群監(jiān)測角膜內皮健康情況;
• 眼底視網膜數位攝影檢查:檢查眼底健康情況,尤其建議高度近視者、糖尿病患者、腎病患者及其他眼病患者檢查;
醫(yī)學驗光與普通驗光的區(qū)別
愛爾醫(yī)學驗光注重于眼部視覺功能的綜合評判,按照系統(tǒng)的檢查結果來正確評估屈光狀態(tài)和視覺功能,并將有眼部疾病的患者及時轉診給眼科醫(yī)生。這個過程必須由同時熟知臨床眼科和視光學知識的眼視光師來完成。
普通驗光流程一般為:電腦驗光——(散瞳)——綜合驗光——試戴,測得的結果是在驗光距離(一般為5m)視力達到1.0時候的度數,沒有全面綜合評估雙眼視功能,容易使戴鏡者出現(xiàn)視疲勞、眼鏡度數增加等負面效應。